邹某是虹桥镇的一名吸毒人员,目前正在监狱服刑。邹某有一名5岁的女儿,因为受原生家庭的影响,其女儿暂时见不到父亲,在奶奶和母亲陪伴下成长。平时奶奶靠退休金维持生活,母亲从事店员工作,收入不高。为了抚养小孩,奶奶和母亲省吃捡用,维持家庭开销。
社工在走访中发现,随着邹某女儿年龄增长,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,但因为经济困难,家庭无法为其额外支持一笔家具费用。因此,邹某的女儿每次只能尊重客厅练字画画,长期以往对其的成长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社工运用资源整合,根据邹某的家庭,为邹某的女儿联系到青少年社工,帮助其参与到《追光小屋》项目中,在开展前期,社工多次上门,向其家庭了解需要,邹某的女儿希望能有自己的小床和书桌,并对邹某女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整。社工也引导家属给予其情感支持,帮助适应新环境。在青少年社工的帮助,为邹某的女儿安装好新家具。邹某的女儿非常喜欢属于自己的小床和学习桌,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齐摆放在学习桌上。
同时,邹某的妻子是来沪人员,孤生一人在上海,邹某是她在上海唯一的依靠,也没有固定的工作,收入也比较低,在上海缺乏来自家人的情感支持,也因为邹某被处理的事,她一直不敢回家看望父母,担心父母知道邹某的事后会产生心理负担,她既没有劝阻邹某的能力,也无法将内心的痛苦告诉家乡的亲人,经常以泪洗面,缺乏正常的社会关系来往。社工带领邹某妻子参与到居委的妇女活动中,让她参与到来沪妇女的活动中,让她正确认识到自己不应该自卑,而是勇敢的面对,去寻找自己的生活。并且在活动中找到了抒发情感的渠道,邹某妻子的心理问题得到释放。
邹某的母亲也因为面对多重压力,情绪悲观。一方面她要照顾孙女,又要处理邹某的官司,另一方面邹某的父亲去年离世,邹某母亲至今未走出悲伤。社工对邹某母亲的情绪进行调整,表示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。让邹健母亲不要过度伤心,将注意力转移,全心照顾孙女。社工引导邹某母亲了解现阶段,她能为家庭做的就是照顾好孙女,等待邹某回家。
随着社工的介入,邹某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在恢复,并且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。邹某的女儿对自己的书桌和小床爱不释手,社工帮助其改善了生活环境。邹某的妻子也开始慢慢恢复自己的社交,不在害怕接触社会。邹某的母亲也逐渐走出悲伤,全身心的照顾孙女,也定期看望邹某,让邹某了解到家庭的情况。在经过社工一系列对家庭的干预后,为邹某出所后的生活,提供了良好的康复环境。
闵行工作站虹桥社工点徐叶萍供稿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