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严进入强戒所后的一年,我再次见到了他。他看起来比一年前消瘦了好多,发间也添了些许白发。看到我,他显得十分高兴,连声说:“两天前我就知道你们要来。我很高兴,一直期盼着呢。”
并不愉快的初见
老严今年52岁。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时候,他穿着笔挺的西装,发型梳得一丝不乱。我和他说话的时候,他的头正看着天花板,一脸傲慢的样子,八成没有把我说的话听进去。看到桌上的“社区戒毒协议”,便从西装上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,迅速地在上面龙飞凤舞地签了字,然后面无表情地说:“好了吗?我很忙的。”
说完,就要往门外走去。我赶紧叫住了他:“等一下。你可以坐下来,我们一起聊聊吗?”
老严微愣了一下,犹豫了许久,最后还有回到了他的位子上,依旧冷冷淡淡地说:“聊什么?”
我想了想。一般而言,谈起家庭和子女总会让人觉得轻松自在的吧。于是便说道:“那就聊聊你的女儿。她应该已经工作了吧。”
老严还是不怎么爱搭理我:“工作了。但我们不怎么联系的。”
“我知道,你原来是住在上海市区的。那么,你是怎么想到要搬到我们这里的呢?”
“父母年纪大了,喜欢清静。”
我和他聊了半个多小时。但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再说,而他回复我的,通常不超过十个字。走的时候,他倒是多说了几句话:“我吸毒十年,很清楚你们的套路。我身体不好,反正也关不进去。他们拿我没办法,你们也是。”
深入了解后的聆听
签约之后,我从各方面了解了一下老严的情况。他早年离婚,父母都已年过八旬,有一个女儿已经独立,不常与他联系。来到本地区之后,又再婚,有一继子,与他关系良好。
在与老严一次次的见面交谈中,我发现,他对自己曾经的吸毒行为并非如他自己所说的毫不在意。他年迈的父母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戒毒环境,特地卖了房子将家搬到了郊区。妻子与他的关系较好,也经常鼓励他要忘掉过去,好好生活。
这些,老严虽然嘴上不说,但我知道,他心里都是明白的。
看到他的朋友圈里经常会分享一些他自己画的画,我便常常和他聊这些他不反感的兴趣爱好等问题。果然,说起这些,他的话明显就多了很多。他说他平时很喜欢唱歌和绘画。父母年轻时喜欢文艺,他从小耳濡目染,自然也将这些当成了爱好。
我说:“想不到你还是个文艺青年。一定要继续保持这样的风范哦。”
老严第一次显得有些不好意思:“谈不上文艺,就是闲着无聊,自己瞎搞搞而已。”
后来,老严主动告诉我,他第一次接触毒品是真的被人骗的。后来是他自己忍不住要去碰。现在想想,真的没意思。
听到他说这样的话,我很高兴。于是我便鼓励他:“那么,从现在起,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思一些吧。”
出乎意外的复吸
从签订“社区戒毒协议”后的一年,我一直和老严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。他对我也渐渐从开始的排斥慢慢转变为接受。比如有时候,他会给我看他女儿的照片,说他女儿和我一般大。有时候,他会向我抱怨,说近来的生意不好做,有时想想就不想干了。又有时候,他也会说,这里环境很好,就是出行不方便。
今年三月中旬,我给他发了条消息,恭喜他已经成功社区戒毒满一年了。然而,我没有等到他的回复。开始的时候,我并未放在心上。想着或许是他工作正忙,或许是他正在休息,或许是这样那样的原因。然而,我等了整整一天,都未等来他的回复。而他的电话也意外地停机了。
第二日,当我想联系他的妻子之时,却先接到了社区民警的电话。民警说,老严前几天因为复吸被警方抓获,即将去强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。
那一刻,我的心情十分低落。明明上一次见面的时候,我还邀请过老严来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。老严说,如果他有空,就一定会过来的。而现在,令我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
想到这,我便提笔给所内的老严写了封信。不久,我收到了回信。信中,老严说出了他的愧疚和后悔。他说,他是真的一时糊涂。也正是因为这“一时糊涂”,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可事已至此,或许说什么都已来不及了。
一年后的承诺
所里的老严看着我说:“还有一年多,我就要出所了。到时候,你会过来接我吗?”
我说:“当然。到时我一定会准时过来的。出所之后,还有三年的社区康复。希望这次,你再不要重蹈覆辙了。”
老严沉默了许久后,坚定地说道:“我真的不会再碰了。你一定要相信我。我爸妈年纪大了。因为我的原因,他们不得不去了敬老院,想想太对不起他们了。”
老严说着说着,眼角已经涌出了些泪水。这天,他跟我说了很多话。说上次是因为有几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去他家里找他。几个人一高兴,就拿出了“那个东西”来吃。他知道不应该,但是他喝多了,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吃了一点。事后,其实他也是后悔的。但是已经晚了,民警找到了他,等待着他的是两年的强戒生涯。
我告诉他,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,有强烈的戒毒意愿,是成功戒毒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我相信他可以,他也应该相信自己。老严在沉默很久之后,坚定地点了点头:“谢谢你相信我。出所之后,我一定会好好的。你们这不是有小组活动吗?到时候我来参加吧。”
我说:“那我们就说定了。一年后,欢迎你回归社会。”
做禁毒社工这么多年,我最欣慰的时刻就是服务对象向我许下承诺的时候。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,也一直期待着他们的改变。
青浦工作站 郁馥供稿